关灯
护眼
字体:

婚礼中显明活跃的求子因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贵阳把婚礼赠送的蛋糕特叫“百子糕”。

    《醒世姻缘传》第76回:“转眼到了吉期,……童寄姐……盖着文王百子锦袱……拜天地。”新娘的盖头就是百子巾。

    民间有周文王百子的传说。《封神演义》写成文王亲生九十九子,后来收养了一个“雷震子”,合成百子之数。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认真地讨论过这个问题。

    《诗经.大雅.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说文王妻子太姒有好名声,生了一百个儿子。郭沫若说:这固然是夸张,但至少应实有四五十个儿子才可如此夸大。而一夫一妻绝不可能如此。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文王多妻,一种是亚血族群婚。在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内的同辈男女互为夫妻。即一群姊妹和另一群男子,或一群兄弟和另一群女子间互为夫妻。人类学家把此称为亚血族群婚,由此再发展为对偶婚。郭沫若说:“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伯邑考要算文王十二岁时的种子,这除解释为亚血族群婚以外,也太不近情理。”文王百子中的不少儿子不是他亲生,但“百子”一词仍代表了人们的意愿。

    《天禄志馀》:“唐宋禁中大婚,以锦绣织成百小儿嬉戏状,名百子帐。”

    但百子帐本是对汉末北方少数民族的毡帐篷的一种称名。《南史.夷貊传》:“吐谷浑其国多善马,有屋宇,杂以百子帐,即穹庐也。”

    《南齐书.魏虏传》:“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枨,覆以青缯,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为繖,一云百子帐也。”

    毡帐的支撑木条较多,夸大为百枝,可容百人,于是叫百子帐。少数民族终生生活在其中,结婚也在其中。而汉族人非常欣赏“百子”之名与结婚的关系,于是从汉末也专意搭帐篷,专用作新房,特叫百子帐,也叫青庐。

    《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世说新语.假谲》说曹操与袁绍年轻时一次恶作剧:一家人举行婚礼,他二人潜入园中,假喊“有贼”,于是“青庐中人皆出观”,曹操乘机进去,用刀把新娘劫出。袁绍不小心踏入荆棘丛中,衣服挂住,急忙出不来。曹操又大喊“贼在这里”,袁绍不知是假,害怕之下奋力跳出,二人才得以一块逃出。这婚礼也是在青庐中举行。青庐就是百子帐。专在简陋的帐篷中行婚礼,可见这一求子民俗载体“百子帐”之名投合人心。

    婚礼在百子帐中举行,唐宋时就有在帐内撒花果、钱的热闹项目。《敦煌变文集.下女夫词.论开撒帐盒诗》:“为它相郎道,先开撤帐盒。”《东京梦华录.娶妇》:“婿于床前请新妇出’二家各出彩缎,绾一同心,谓之‘牵巾’。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至于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撤帐’。”

    宋代时,新人下车后,先向她“撤豆谷”避邪。二位新人拜祖先牌位,回新房坐在床上时,又向他们“撒帐”。后来变成新妇下车后新郎伴行,亲友向他们撒花果、糖果、硬币、彩纸屑。西宁婚俗还要撤筷子,寓快生孩子。

    婚礼期间及以后数日内,以枣子、莲子、核桃、石榴、桂圆、花生、荔枝、瓜子等招待客人。各地或称为“五子果”、“七子果”。

    求子因素又物化为新妇下车后的“传袋”。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八:“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转烛初移障,呜环欲上车。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是说女儿出嫁离娘家上轿时,地上铺毡,一块一块向前移换,新娘脚不挨地。

    为什么要这样作?“毡”是“栴”的谐音:文言文的词,是“之焉”的合音,用在动词后面,指动词的宾语。但这里又把“之”另谐音“子”。传毡一传栴一传之焉一传子焉一生儿子。这样的多次曲折。近代有的地方说:女儿出嫁时脚不挨地,是不带走娘家的财气、福气,但办法是换穿男家的鞋,却不再铺毡。不论穿谁家的什么鞋,都要沾娘家的土。而且女儿带走娘家福气,也没有实际事理依据,当是趣说,是铺毡的简化代替,根子仍是求子。

    后来又移花接木,成为新娘到夫家下桥后要倒换毡、席、袋,脚不挨地。这叫“传袋”或“传席”。人们多已知传袋谐音传代而言生儿传宗接代。但对“传席”无说,此可补言它也谐音“传系”,即传世系。

    宋代时,倒插门女婿被趣称为“布袋”,便是婚礼传袋的影响。

    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婿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婿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绝,不肯嫁出,招婿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绝有理。”

    语讹的解释,也对也不对。字确实不当写成“布袋”,这样写是讹。但又是有意错写,明知应写“补代”。这便是有意隐实示虚,求得趣味。

    婚礼中所请的一些妇女缝制衣被、铺房、送女客、迎女客,旧时都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叫“全福人”、“全圜人”、“好命妇”。以为也能使新婚夫妇如此,也是求子因子。

    在新人入洞房之后,许多地方要给做饺子吃、吃时还要问“生不生?”表面上是问煮熟了没有。新娘一定要回答“生”,却是生育子女意。这有意仿效了生活中“张冠李戴”、“所答非所问”。

    山西省习俗,是喝“疙瘩汤”,汤中有枣、花生、芝麻等。婆婆做汤、媳妇喝汤时,口中都念念有词:“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即很多)。小勒(儿子)会念书,闺女纺棉花。”这种汤也叫“儿女汤”。

    求子的因子在婚后还继续发挥。首先是在回门中,详见《新嫁娘“回门”婚俗的奥秘》。

    其次是婚后第一个元宵节,陕西、甘肃、宁夏一些地方,未曾生育的新嫁娘要回娘家住宿,俗叫“躲灯”,灯谐音“躲等”。躲等,即不再等着生育,希望尽快有孕。而生了小孩时,娘家要给送灯,叫“添灯”,却又是“添丁”的谐音,希望再生一个。

    长沙及有些地方,新娘婚轿的前面要挂灯。既是避煞,也谐音“丁”而指生儿子。

    周长楫《厦门方言词典》:“挑灯:旧时迎娶时,男女两家各派一名童子同乘一个轿,在轿前轿后各挂一对大灯笼,为新娘的花轿引路叫挑灯。”现在婚礼早已在白日举行,无所谓用红灯引路,仍是避煞与求子两个因子复合,共用一个载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