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只听一众工匠七嘴八舌的指责:“这是哪个劣等工匠做的?如此拙劣。若是给我们做的话,会更经折腾,更轻便。”

    “如此说来,你们能做了?能不能做得更加暖和?”保暖是重中之重,李昌国大声问道。

    “更暖和这事,我们没多大成算。”有工匠迟疑一阵回答。

    “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有狐皮的话,自然能更保暖。”有工匠出主意。

    在唐朝,没有棉花、没有天鹅绒这些保暖材料,狐皮是顶级保暖材料了。据传,极品狐裘可以化雪于三尺之外,穿一件狐裘跟揣着个小太阳似的。

    “这事就不用了,你们做得更结实,更轻便,更方便就成。”李亨冲工匠们一挥手,带着李昌国和王维快步离去。

    “太子,若是有狐皮……”狐皮轻便,还很保暖,这很重要,李昌国忙提醒李亨。

    “与其把狐皮用在那里,不如一人一件狐裘。”李亨笑着解释道:“你想啊,用在便榻里,只能睡觉暖和。若是做成狐裘,穿在身上,行军的时候很暖和,睡觉的时候可以用做被褥,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这主意不错,不过,李昌国却是惊讶不已:“太子,这是数千将士出征,需要的狐裘有好几千呢?大唐能有这么多?”

    李亨大气的挥挥手,笑道:“若是无杂色,能化雪于三尺外的狐裘,大唐没几件。可是,不管色彩,只要暖和,这样的狐裘,八千一万,大唐还拿得出来。”

    “谢太子!”李昌国大是欢喜,有了狐裘,将士们行军不用挨冻了,有了睡袋,睡觉也不用挨冻了,这是大好事。

    只要解决了御寒,就能保证将士们的体力,这胜算就大多了。

    三人见到李隆基,李亨把事儿一说,李隆基大是欢喜,少有的把李亨夸赞了一通。

    李隆基雄材大略,对他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不得不从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面找高个,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很少有出采的时候,这次却是出采了,听了李隆基的夸奖之词,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似的。

    对睡袋一事,李隆基既是好奇,又是赞赏,准了王维的请求,允他从军。

    王维欢喜不已,恨不得放声歌唱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先是试制了几个睡袋,李昌国体验之后,大是满意,除了保暖一事没什么提升以外,在耐用、轻便、方便上都有提升。即使多一个睡袋,也增加不了几斤重量,这对极需节省体力的将士们来说,是无上福音。

    李昌国穿上狐裘体验,就暖和多了,虽然比起暖榻还是有差距,却也差得不太多。只要生起火堆,就能更进一步,李昌国大是放心。

    睡袋之事,不是很急,只需要李昌国他们出动之前运到大非川就成。雪撬反倒很急,要加紧制作,因为使用雪撬需要技艺,要对出征的将士们训练。

    是以,李昌国决定先做雪撬,后做睡袋。

    军器监加班加点的做雪撬,很快就有四五个了,李昌国决定回到大非川,对将士们进行训练。

    这事是应该做在头里,没人反对,一致赞成。

    出发这天,李隆基、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皆来送行。

    李昌国这次回京,不过是禀报军情,顺带办些事,没想到李隆基亲自送行,很是意外。

    李隆基笑道:“吐蕃是华夏的千年之敌,秦皇汉武未之讨,大唐此次平定吐蕃,实是华夏盛事,将士们出征,朕须得亲自饯行!”

    吐蕃之地在秦汉之际是羌人之地,羌人就是吐蕃的祖先,秦皇汉武无可奈何,唐朝若是平定了吐蕃,堪称千古盛事,李林甫、陈玄礼、李亨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李昌国,你们放开了手脚去打,失败了,朕不追究你们的罪责!”李隆基很大气的挥挥手,道:“成功了,是将士们的功劳,朕会按功行赏!”

    越过积石山的成算并不大,即使失败了也在情理中,没必要追究罪责,只要将士们尽力就成。若是成功了,那是天大之喜,吐蕃一举平定。

    “你们还有何话说?”李隆基扫视李林甫、陈玄礼和李亨。

    李林甫执着李昌国的手,亲切的道:“李将军,本相只说一句,若有一个将士饿着了,唯本相是问!”

    李林甫准备与李昌国搞好关系,将来好对付杨国忠,是以主动献殷勤。

    杨氏势大,要对付杨国忠需要借李林甫之力,李昌国笑着道:“谢丞相!”

    对李昌国的回应,李林甫很是满意,笑眯眯的。

    陈玄礼只说了一句话:“打!放开了打!”

    李亨叮嘱几句,这饯行一事就完了。

    李昌国别过众人,率领龙武军开出长安,重返前线。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