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虎”字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历时共地研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方言》2000年第3期有石汝杰、鲁国尧先生《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文章特意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令人兴味横生的词语:指称蚂蚁的吴语永康话‘虎奶’,温岭话‘虎亩’,温州话、青田话‘虎眼’,萧山话‘虎蚁’,黄岩话‘虎姆’、‘虎姆丁’,表示‘茧’的闽语福清话‘虎囝’,这些词儿里的‘虎’大概与‘老虎’无关,使我们不禁怀疑它也许是古代语言甚至某种古代非汉语的词缀的遗留。我们再进一步,看到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晋代江东语的词儿:虎梓〈名〉苦楸。木名……虎葛〈名>茏葛。草名……其中的‘虎’似是词缀。”

    有趣的是执教厦门大学的美籍潘维廉教授也提出:“马马虎虎”词不是说两匹马两只虎,为什么偏偏这样说?见《中国老年》1999年第8期第29页。

    这类“令人兴味横生的词语”,共同的疑难是词形用字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的矛盾,因而词义的理据无从知晓。这是古今语言研究者很少注意,因而是语言研究一大空白。石、鲁两位先生敏感于此,在学术文章中正式提出,可推助这方面的研究。笔者经多年研究,认为这类词可称为“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这是汉字文化中的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已发表多篇这一内容的文章。本文以吴语词中“虎”字属假而趣的穷尽性词例,结合非吴语同类词,来论证吴语及其他方言共有的隐实示虚设难求趣的造词方法。为求行文简便,不一一交代是同音同调、同音异调、近音谐音的某一种,也不注音。复杂曲折的例词详言,简单、类同的便一笔带过。

    以下分类申说“虎”的各种谐音隐实示虚。

    第一类,谐音“壶”

    汉代已有例。《汉语大词典》(后文简称《汉大》):“虎子: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汉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并附有南京三国吴墓出土实物图。壶口在一端的上部,壶口与把手之间的间隙处有虎头而小。《周礼.天官.玉府》“凡亵器”句,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应劭《汉官仪》卷上:“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虎中:古代射礼用具名。刻木为伏虎形,凿其背为口,行射礼时纳算筹于其中,用以记数。”“虎彝: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器上刻画为虎形。”从虎形称名,名实相副。但为何偏作虎形呢?词典未言。自然是从“壶”(便壶、筹壶、酒壶)谐音而作艺术设计,从而表现了群众的生活情趣和语言创造。今河北沧县、广东潮州、汕头等地仍用此名,虽然所用已是桶、盆、盂之类。这是第一只假虎,而且成为假虎之母,繁衍出众多的虎子虎孙皆假。

    第二类,谐音“护”

    《汉大》:“虎落:篱落;藩落。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亦用以作边塞分界的标志。”《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谓之中周虎落。”颜师古注:“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王先谦补注:“于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也。”古今释义都未及词义的所以然。今可知词是“护络”的谐音趣说。

    儿童戴的各种假面具,作各种人物、动物、鬼怪头形,江苏太仓叫“虎面子”,苏州叫“虎头面子”。从遮护脸面谐音为趣。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虎脸子”:“假面具曰虎脸子,以其形可畏,号曰‘虎’。”所释不确,以偏概全,不知谐音文化机抒。

    山西忻州把生前预制的棺材叫“老虎”。民俗以为可以冲克灾害,延年益寿,因为是从“护”的谐音寓含意趣的。“老虎囡”,福建长乐称蚕茧;福州另指其中的踊。都从茧把踊牢护在内而言。“老虎皮”,南昌称军衣,徐州称军警制服。福建福州、顺昌把一切制服叫“老虎衣”。甘肃平凉把穷得没有换穿的衣服而总穿那一身衣服,说成“老虎下山一张皮”。都从老披一身衣服护身为说。

    “皮老虎”:江苏丹阳渔民入水捕鱼穿的不渗水的皮衣;上海另指有皮套保护的照相机。

    西安,火老虎:指旧时穷人把两片瓦俯仰扎在一起,其中放一些火炭,放在被窝中取暖,不致烧被子。物虽简陋,名有巧意,穷苦人自找乐趣。

    不少方言把不轻易让别人动用自己家东西的小孩趣称“把家虎儿”,“护”的谐音。冬季棉帽,边缘可抹下来护住耳和脸,北京方言叫“妈虎帽儿”,取“妈”、“虎”不伦不类之趣,是“抹护”谐音。

    不少方言把顺墙攀缘延伸的藤类植物叫:爬山虎、爬墙虎。是“苫、护”的谐音。蒺藜扒附地面很牢,南京方言叫“小狗子”,也叫“地老虎”,各从勾住而牢牢遮护地面意谐音。

    《本草纲目》叙虎耳草:叶如荷、如钱、如葵、如虎耳,互相矛盾。《辞海》言,叶肾状心形,治中耳炎。可见,实际是由“护耳”假趣为“虎耳”,李时珍也受骟了。石、鲁先生示例的“虎葛”,中医治“虎伤人疮”。“护虎伤”,“护”字谐音而被“虎”字遮蔽兼含了,“伤”也略而不及。

    不少有剌的植物名中有“虎”字,谐音指植物以此“护(身)”,人畜不至于随便攀折损坏它。石、鲁先生所言“虎杖”“虎梓”即属此类。《尔雅.释草》:“蒤:虎杖。”郭璞注:“有红剌可染赤。”《尔雅.释木》:“棟:鼠梓。”郭璞注:“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按,《齐民要术》言:“白色有角者为梓,其角细长如筋,冬后叶落而角犹在树。”荚角头部尖如剌。《本草纲目.楸》:“一种剌楸,……枝梗间多大剌。”

    一种观赏植物叫“虎剌”,因茎上密生细剌而有此趣名。安徽建德把巴戟(即巴棘,叶有小剌)叫“老虎剌”。成都把一种有凸剌的芋瓜叫老虎耳瓜。厦门把草莓叫虎梅、剌梅。《东北方言词典》、《哈尔滨方言词典》“老虎獠子”条,言或叫龙牙檄,茎部有剌。广东吴川把仙人掌叫“老虎剌”。中药大戟,李时珍说:“其根辛苦,戟入咽喉,故名。”温州话叫:穿山虎。从戟剌人应护而谐音“虎”。冬青科的枸骨树,叶边有剌七或八个,杭州话叫:老虎脚底版、老虎剌。别处或叫:猫儿剌,“冒剌儿”的谐音。

    《汉语大词典》“鱼虎。又名泡鱼。形似河豚……体面有剌,遇敌则腹胀剌立以自卫。”《本草纲目》引陈藏器“头似虎”之释为误。

    第三类,谐音“糊”

    1834年高某(静亭)《正音撮要》有“清清楚楚、麻麻糊糊”的反义词。《老残游记》做“半馬糊”。1903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既有“麻麻糊糊”,又有“吗吗糊糊”。可见“麻糊”字已摇摇欲坠。后来趣假的“马虎”淘汰了平实无奇的原写法。所谓“言之无文,其行不远”。胜利了的“马马虎虎”还不满足,有感孤独和简单,渐次繁衍它的子孙。太原、哈尔滨说“二马一虎”,是对“马马虎”的变说。山东牟平又另说“一马二虎”,是对“马虎虎”的变说。东北、山东、陕西一些地方又有:二马攸虎、二马油虎、二马游魂等。山西忻州等地先暗中把“马虎”仿文言文说成“马而虎之”,又再谐音成“马儿虎子”。在方言中“马”谐音“码、麻、妈、抹、吗”等的词多得不计其数,与“虎”的情况类似。

    关于“马虎”,有这样的“民俗词源”解释: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遇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摘自《老人报》何松新文)

    猜谜或说“射虎”,由方言俗语而来。清康熙年间人柴桑《燕京杂记》:“(正月)初二至十六日开琉璃厂,上元设灯谜,猜中以物酬之,俗谓之‘打灯虎’。”同时人刘廷玑《在园杂志》:“灯谜本游戏小道,不过适兴而成。京师、淮、扬于上元灯篷,用纸条预先写成,悬一纸糊长篷,上粘各种,每格必备,名曰灯社。聚观多人,名曰‘打灯虎’。”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二《谜》:“……此皆谜之见于书传者。前明并有刻为成书,曰《谜社便览》。又,贺从善编一书曰《千字文虎》。”即以《千字文》的话句作谜面,可见明代已有此种趣味名字。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或呼曰‘文虎’,一曰‘灯虎’,而又疑其为‘灯糊’。”以为糊在灯上而言,实误。明代谜语集只写在书中,已叫成“虎”了。

    成都另叫:财马儿(“猜麻儿”)。谜者,迷也。麻、糊、迷、谜,同指。

    忻州,黑脸画虎:灰尘满面。汕头,画龙画虎:书写潦草,乱涂乱画。厦门,虎貌:肮脏、不整洁。太原,黑淋画虎:脸很脏、图画色彩暗淡。这些词中的假虎所隐遮的都是“糊”。

    掷色子赌博,洛阳话叫“压黑鳖虎儿”。鳖,是弹跳义的方言同音词(有音无字)的谐音,也兼“憋”的谐音,指色子被扣住。虎,又是“糊”的谐音,指不清楚是几个点,与“黑”同指。

    忻州,黑老虎:焦糊的饭菜。旧时估衣行把糊粘破孔而染色遮掩的衣服、被子等,隐语叫:老虎皮袄。一只眼瞎,多数方言叫单眼龙,谐音“窿”。仅一只眼是窟窿状,空而通明,对比另一只是实的,不通明为瞎。湖南吉首别作趣说:一只虎。一只眼被糊住,无视力。

    北京、南昌、洛阳、南京,秋老虎:秋天老糊涂了,应凉却更热。北京话把此情况及入秋后阴雨不断都叫“秋傻子”。傻即糊涂。把“糊涂”省略谐音为“虎”,指说人傻。如哈尔滨话:虎、虎道、虎蛋、虎屄(烂架儿)、虎屄朝天、虎不郎吼、虎绰儿绰儿、虎腾腾、虎登登、虎头虎、二虎。山东牟平:二虎、二虎兔子。后者中“兔、土”谐音,与“糊”同指。

    旧时,上海、北京、南京一些大城市,有人向外地人介绍婚姻,婚后伺机席卷重要财产而逃回,叫“打虎”,讥说受骗者是糊涂虫。广东雷州话,硬九虎,指工作好坏不分。硬,指好;“九”谐音“苟”指坏广虎”谐音“糊”,指不区分好坏。

    石、鲁二先生所举蚂蚁称名中的“虎”字相同。与“蚂蚁”的“蚂、麻”谐音合成“麻糊”,指黑色。温州叫:虎眼。“眼、颜”谐音,堪可证明其它名字中“虎、糊”的谐音。

    《汉大》:“黑虎跳:科举考试中一种舞弊行为,由枪手代做墨卷。明吴炳《情邮记.卑沉》:‘一考二考三考只依本分,并不干那黑虎跳、飞过海的勾当。”’由“黑糊粜”谐音。粜,即代替者出卖自己的学问。而“枪手”又是“藏手”谐音,方言“藏”或读音如“枪”。

    《汉大》:“黑虎: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徐光耀《平原烈火》十九:‘周岩松二话不说,黑虎起眼来,吓吓冷笑一声说:“现洋!”’古华《浮屠岭》三:‘田发青黑虎着脸膛,回了姜师功一嘴。”’而“虎”的义项之三:“谓脸上露出严厉或凶狠的表情。茅盾《子夜》五:‘吴荪甫陡地虎起了脸,勃然骂道……’”都是“糊(起脸)”谐音,作动词用。

    忻州,马眉虎眼:眼眵糊眼、眉目长得不清秀、书写潦草。共同的理据仍是麻糊。

    不少地方迷信信仰中有一位“黑虎大灵官”,宗教和民俗研究对他的来历也不能说明,其实是迷信制造者用谐音捣的鬼。泛说神“赫然灵验”的话,从方音相同,把“赫”换成“黑”;又从“黑糊糊”谐音为“黑虎”作移花接木。便凭空造出“黑虎大灵官”的神名,又补充出他乘坐黑虎来去的神异说法。世界上并无黑虎。陕西一些地方有“悬黑虎”镇邪的民俗,在煤矿工人中尤为盛行,方法倒也简单,门前悬一块较大的炭而已。炭是“黑糊糊”的。这实际上是把“黑虎大灵官”的空泛说法,变为具体而简便的物化形式,便于普及,扩大影响。迷信无孔不入,善于利用谐音等语言手段;在破除迷信方面,语言手段也大有用武之地。

    第四类,谐音“胡”

    洛阳,藏猫虎:捉迷藏。谐音指冒捉,胡捉。这正是此游戏的情趣所在,特别是蒙目而捉的一种,往往惹人发笑。参见《捉迷藏方言趣难称名汇释》文中多量的含“虎”字的名字。

    厦门,鬼虎卵:胡编乱说。“鬼胡乱”谐音,三个字同指。山东长岛,鬼花虎:鬼主意、鬼花样。或作“鬼花狐”,谐音相同。忻州,歪蹄虎儿:走路脚歪。“胡”指歪。河北中部一些地方,虎牌:冒充而骟人。犹言胡乱的假牌。江苏丹阳,虎瘌子:衣着不整洁。即胡乱穿戴而邋遢。江西玉山,老虎豆:蚕豆。犹如说:胡豆。保留着蚕豆由西域引进的历史信息。

    《现代汉语词典》:“老虎凳:是一条长凳,让人坐在上面,两腿平放在凳子上,膝盖紧紧绑住,然后在脚跟下垫砖瓦,垫得越高,痛苦越大。”避言“老虎”的关系,《汉语大词典》所释相同。从受刑者老要胡蹬(而不能)的凳作谑名。“蹬”被兼并在“凳”中。

    《左传.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日:‘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杜预对“形盐”,根据后文“盐虎形”注释成“盐形象虎”。《汉语大词典》:“虎盐:虎形的盐。”但是绝对没有虎形的盐。《周礼.天官.笾人》:“朝事之笾,其实……白、黑、形盐……”郑玄注:“形盐:盐之似虎者。”《本草纲目.食盐》:“盐品甚多……形盐,即印盐,或以盐刻作虎形也;或云积卤所结,其形如虎也。”但是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盐刻作虎形。从对“虎”字谐音的文化大观来研究,它一定是“胡盐”的谐音趣味说法:从胡人即西北羌戎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贡的自然大快盐。古代特有“戎盐”的名字。羌戎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贡他们的特产盐,也就是周王朝威武远扬,而“武可畏”的结果。谐音研究能解决几千年的老大难问题,这又是一例。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水族.虾》:“《事物绀珠》:‘虾名长须公、虎头公、曲身小子。’”所谓“虎头公”,只能是谐音:胡须头而身弓。指虾的整个头部都有很多触须。

    第五类,谐音“唬”

    《汉语大词典》“虎”第五义:威吓,吓唬。老舍《柳家大院》:“老王把他虎回去了。”又,“虎吓:犹吓唬。《西游记》第20回:‘那老儿,你这么大年纪,全不晓事。我出家人远来借宿,就把这厌钝的话虎吓我。’”北京,虎牌儿的、虎头拍:吓人的话或事。又,老虎摊儿:乱敲竹杠的人。即大话唬人使淹。东北,蝎虎:威胁。谐首“胁唬”。又,虎洋情、虎洋气儿:仗势欺人。谐首“唬样”。辽宁义县,虎人:说大话吓人。河北卢县,虎式的:有欺诈行为的人。

    北京方言把梦中魇住叫“魇虎”,山东费县叫“招暗虎子”,都是从“唬”谐音。

    汉王充《论衡.订鬼》:“《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日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藻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此神话说老虎吃鬼,实际应是从谐音“觳”而生发的,“觳觫”的省说:害怕。后来另造“唬”字。《风俗通义》:“人卒得病,烧虎皮饮之。系之衣服,亦辟恶。”影响所至,使中医有许多迷信的说法。《本草纲目.虎》说,虎骨除邪恶气,杀鬼,止惊悸,治恶疮鼠瘘。

    第六类,谐音“呼”

    《汉语大词典》:“虎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