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元曲疑难词语辨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曲中有许多词语,因为未紧扣语素的音或义,未察知词的理据曲折,仅从语句相关事理来认定词义,便未得其确。所释纷纭无准,宽泛游移,混乱多歧。本文对一些形音义互有异同的词,作一探讨。

    大厮八、大四八、大厮把;大厮并;大四至、广张四至;大厮家。

    这本是四组意义不同的词,有的辞书因不作语素分析,不明曲折,只据句意相关事理作大包围圈的含混解释,从而混为一谈,都未能中的。

    张相《诗词语辞汇释》(后文称为“张相书”):“大厮八(大四至、大厮把、大厮并、大四至、广张四至):犹云大模大样,或像模像样。”避言疑难的那些语素用字。

    “大四至”是“(扩)大四至”的动宾关系。四至,言田地、区域的四面界限。大四至,即扩大、突破界限;“广张四至”义同,因“广张”即扩大义。两词都习惯地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超出正常,表程度甚。宋曹勖《诉衷情》:“贤们且广张四至,我早已优游。”言:你们且尽量四处为名利奔忙吧,我早已穿了道袍而悠闲自得了。《诈妮子调风月》三折:“这一场了身不正,怎当那厮大四至铺排小夫人名称。”言:小千户极力张扬耍娶自己做小夫人。《元章典》卷三四“禁军齐饮(敛?)物”条,记一张姓百户状告其他百户、千户非法科敛二十万钞,皇帝批文有句:“虽是大四至说呵,这里头底实也有也者。”是说:二十万之数虽是夸大的话,但里头确实也是有非法贪污的。王季思《〈诈妮子调风月>写定本说明》却据此另言:“‘大四至’见《元章典?兵部一》,大约是当时万户、千户等世袭军官的共同称号。”自然不确。而《元曲释词》却接受王先生此释再言:“(由此共同称号)后来转义为大模大样、很像样、有气派。”《汉语大词典》第二册“大四至:犹‘大厮八’。”词义的转化,引申要有大量的例证才可确言,而这里仅一二孤例,而且它的基点尚只能说“可能是万户、千户等世袭军官的共同称号”,即未必是共同称号。基础尚不确定,所引申转化的词义岂不是空中楼阁吗?其实所言的“可能”实是不可能。因“万户”是显贵之职,有文有武,而“千户”并非朝中显贵,却只是军职,二者相差甚大。而“虽是大四至说呵”中,即令把“大四至”视为指人,作主语,那只能是指告状的那位“百户”,与千户、万户更为不同,尤不会统称为“大四至”。

    “大四八”应即“大肆”之义。肆,即任意,或扩大。大肆即大规模地做某事或某种状况程度甚。不单用,只做状语,与今言大肆宣扬、大肆攻击之类一样,也不是特殊词义。由于以四代肆,遂凑成倍数,以八作趣假虚意陪衬。这与“放二四”的由来,机制相同,恰可互证。《快嘴李翠莲》“四言八句”即肆言胡说义,因凑了“八”字,又顺势局部的补为“八句”。“四”字或用“厮”代音。“八”字或用“把”字代音,便有了异形的“大厮八”、“大厮把”二种。经过这种种曲折,词源及词义理致被掩盖,变得诡谲隐涩,扑朔迷离。

    词义本是程度甚,规模大,释为大模大样或像模像样已是有所偏离,《宋元语言词典》又增出“忙迫,忙忙乱乱”,偏离更远。例一《普天乐》:“繁华一撮,好事多磨,大厮八的燕雀闹,热厮朴的蜂蝶过。”本言燕雀喧噪极甚,讲成燕雀忙忙乱乱的喧噪则不顺贴。例二《玉镜台》辨见下文。例三刘庭信《一枝花》:“声声催道误了途程,一个大厮把的忙牵金勒马,一个俏声儿回转画轮车。”本言极忙的牵马,讲成“忙迫的忙牵马”,使句笨拙。至于“大厮并”,“并”字通“拼”字,词义为大拼。厮字用于动词前,如同厮杀、厮喊、厮闹之类词中。杨诚斋《哨遍.二煞》:“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软厮禁,大厮拼,却不济。”即言软禁硬拼,可证此“厮”字与“大厮(肆)八”中不同。《水浒传》第六回:“你是我手里败将,如何再敢厮并?”第十四回:‘邓龙那厮;和俺相并,又敌洒家不过。”并,有异文或作倂,都是拼的借字。《汉语大词典》:“大厮并:大争斗,大吵闹。”正得其确,惜未言明“并”的通假。《玉镜台》二折《菩萨梁州》:“更有场大廝并,只愁那烦扰非轻。”因温峤假说给朋友议亲而实是给自己订婚,他预料新婚之夜真相大白,倩英母女必有一番大争闹。第三折倩英不认他为丈夫,要抓他脸皮,即是。《宋元语言词典》释为有一场大忙,误。如作“一场大模大样(像模像样)”,则句意不全。可证两释皆误。《元曲释词》将“大四八、大厮家、大厮把、大厮并、大四至”合为一条,释言“大四至”是源头,“写法又转化为大厮八、大四八、大厮家、大厮把、大厮并,音近义并同。”又言“广张四至”又早于“大四至”。最后仍不自信,而言:“此词来源确义,尚待考。”此条纯系承张相书之误,只是又把“大厮家”加入。例句为顾君泽《点绛唇.四友争春.寄生草》:“大厮家包藏得险,友朋每讲论得同。双生虽俊风声众,苏卿缺鏝情肠痛,冯魁不语机谋中。风流浪子怎教贫,孤寒壮士愁难共。”据此全曲知例句言鸨母大大地包藏祸心。前文所举《普天乐》例有“热厮朴蜂蝶过”句,形容词“热”之后用“厮”,与此词“大”之后的“厮”相同。而“家”是状语后的词尾,或可作“价”,即“成天价忙乱”一类的用法。从构词上可以肯定“大厮家”另是一词。

    七林林、辑林林、齐临临;七林侵、七淋侵、死临侵;黑林侵、睡临侵、冷淋浸、冷淋心;七留七林、七留七力、出留出律、出出律律、出出、赤留出律、赤留兀刺。

    这四组词因用字的形音同或近,多被误释为同义,实际差别甚大。《金元戏曲方言考》:“七林林:行之副词”。是“七林林”词义为“行”而作副词呢?还是形容“行”的副词呢?如是后者,那词义究是什么?故作含混,此释等于无释。又言:“七留七林:同于七林林。”则大误。朱居易书:“七林林、辑林林、七林侵:悄悄地、慢慢地。”又:“七留七林、七留七力:义同七林林。”悄悄和慢慢各是一义,怎会共寓于一词?它们与“七、林、侵、留、力”等字有何关系?释者竟不作考究。说明所释只是一种想当然的主观认定,并无根据。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宋元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对七林林、七留七力两组,《元曲释词》对七林林一组,一律释为悄悄地、慢慢地。

    其实,“七林林”一组应是象声词,碰撞花或树、击打某些东西时的颤动声音。《黄粱梦》:“七林林转过庭槐。”言触动树枝的响声。《盆儿鬼》:“却被这海棠枝七林林将头巾来抹,又被这蔷薇枝急颤颤将袖衫来挂。”上句言头巾碰得枝条颤动。词义本甚明。如言海棠枝慢慢地刷抹头巾,不符合剧中人急行赶路的实情。如言暗暗的,却不存在怎样就算树枝公开地刷抹头巾的对比。其他例句用不着一一作辨。另有吸林林、厮琅琅、赤力力、呛啷啷等词,各释者都准确地释为器物震动的象声词,惜未能对比七林林等有悟而误释了。

    “齐临临”例由《元曲释词》辑出,《小张屠》三折《石榴花》:“我这里入深村过长街,齐临临踏芳径步苍苔。”例写急脚神灵言他给人送儿子一事。鬼神之事对人言自然是在暗地而不知,但鬼神自言则本无明或暗的差别。派“急脚”去送,则绝不会是慢慢的。所释仍误。句中言“踏芳径”即行在有花的路上,自然“齐临临”仍是触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