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代先灵”词字面的曲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后宜有停顿,“七代先灵”犹云“我的祖先”,是对对方无休止纠缠的气愤兼哀告之语。“七代”也是虚粘的。

    例二即“杀么娘七代先灵已辨明于上。例一中;燕燕是未来的媳妇,不可能当面毒骂婆婆。例三,听话的对方是陌生的吃酒顾主,她一点不知正就是自己的丈夫,也不会骂他。例四的唱者已清楚对方是强盗,就要抢他货物,只是敬鬼神而远之,绝不会太岁头上动土而大骂。

    我们再另示例句以证确义。

    《紫云庭》第一折《醉中天》:“我唱道那双渐临川令;他便脑袋(明按,‘恼怠’之误:恼恨怠慢)不爱听。提起那冯员外便望空里助采声。……我正唱到不肯上贩茶船的小卿,向那岸边相刁蹬,俺这虔婆道:兀得不好拷末娘七代先灵。”是说虔婆反对忠贞爱情,要敲碎苏小卿的脑袋。也只取“先灵一头领”的指脑袋义。

    《遇上皇》第一折:“你与我休书,你在路上车碾马踏,恶人开剥死了,不干我事,我放心的嫁人也。《么》**内只经你不良,把我七代先灵信口伤,八下里胡论告恶商量。做夫妻久想,莫要十指望便身亡。”她恶毒咒骂,要丈夫死亡,并未提到丈夫的祖先。丈夫也只是说她要伤他的性命。“七代先灵”也只用“灵”字,却是指称性命。

    上述众多的例子证明“七代先灵”只是祖先义。但例句情况特殊,与正常措词不同,很多例句都是使用了虚意粘连的趣难修辞。或只用其中的“七代”意,或只用“先灵”义,或只用“灵”意而指灵验义,或指称性命义。对这种特殊情况,语言界尚无人注意,释义之误或义不误而示例误,正都由此而致。

    “七代先灵”的这种虚义粘连情况由于难以理解,需从语言理论上来作助读,它是词义的“用法”问题。张永言先生《词汇学》中说:“词的用法指词在个别的、特殊的应用场合临时带上的含义。”“它是不稳定的、特殊的、往往带有个人创新的性质。”也就是说是词的言语意义,因而也是正常的、规律的语言现象。语言固然是符号,要求准确简明,但语言又要求艺术性,符号也不完全排除艺术性,虚义而形成趣难,就是它的艺术性,就是这种用法的目的和效果。

    对于这种虚义粘连,可以从三种类似情况来显示它的非孤立非偶然性,即它的群体性、范畴性。一种就是人们熟知的偏义复词,那虚陪的一部分内容,岂不也就是“冗余”的,也可说是有碍的粘连。巧艺的致碍恰好成为趣难,不正也是相反相成吗?这是用不着赘例详及的。

    另一种情况是药名诗文。其中药名都是双音词或多音词,自有它自己的结构和文字整体含意,但也可以用全名而仅取其中一个或两个字的含意。以《西厢记》为例,三本四折《小桃红》曲,红娘叙治张生相思病的药方:“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撤沁。”其中本只用说“母未寝”,却粘连说成“知母”。本要说“寝”,却粘连“当归浸”。又如接着的《鬼三台》,红娘嘲张生“得个纸条儿人恁般绵里针”,也只是说当得认真,却谐音而粘连成“绵里针”全词。可见元曲此种用法的普遍。

    第三种情况是元曲中的诗文引句。《儿女团圆》第二折《采茶歌》:“谁承望洛阳的花酒一时来。”《玉壶春》第三折《尧民歌》:“俺可甚洛阳花酒一时来。”《荐福碑》第三折:“今日个洛阳花酒一时来。”花酒一时来,犹言双喜临门,却把原句出处的地名“洛阳”仍附带上。又如“十谒朱门九不开”与“侯门深似海”意近,“朱门”本是专指的。但《渔樵记》第二折《滚绣球》:“便是冻苏秦也怎生溯笔巡街,则他这一方市户那有千家闭,抵多少十谒朱门久不开。”说的是大雪时街上普通人家关闭门户。《墙头马上》第二折《黄钟尾》:“他折一枝丹桂群儒骇,怎肯十谒朱门九不开。”是说到自己老家来认亲。“朱”字就成虚义粘连而及了。

    又如“家富小儿骄”也可用于穷人。“春消息”可以指一般的机密。“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是秋季洪水。即“家富”“春”都是虚义陪衬。这些与“七代先灵”相类似。

    虚义粘连还可变成其他类型,此不兼及。

    (原载《庆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