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编人名的主题与题材分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仅是开拓一州之地,而是要开拓一个新中国。于是他去掉原来的“州”字,正式用邓拓的笔名。

    赵丹(1915—1980)

    著名电影艺术家、表演家。他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平反后,著名电影导演张駿祥在悼念文章中说:“赵丹同志原名赵凤翔。他改名丹,是有意义的。丹,象征着它对进步事业,对革命,对社会主义的强烈向往与追求,有一颗对人民、对党的丹心。正是这颗丹心,指导着他一生探索,一生战斗,一生光明。”

    赵丹从小爱好美术,由于母亲希望他成为律师,他暂时考取了上海政治大学,但又讨回学费而改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样被录取。但他又发现自己更爱演戏,而戏剧更能激发人民的爱憎,起宣传革命的作用。他的学友建议他改名丹,他欣然接受了。

    肖红、肖军

    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夫妻作家,都是笔名。这一对笔名形成的过程,既是他们从相爱到结合的过程,也曲折的反映着他们的爱情、写作与革命的紧密联系。

    肖红,女,原名张乃莹。1932年发表处女作《王阿嫂》,署名“悄吟”,是她的小名“小莹”的谐音。肖军,原名刘鸿霖,1929年发表处女作《儒……》,署名“酡颜三郎”。1933年两人合作发表《跋涉》,署名三郎、悄吟。这篇短篇小说被东北的日伪政权查禁,他们被迫来到上海,结为夫妻。在鲁迅关怀与指导下,刘鸿霖以田军的笔名发表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张乃莹以肖红的笔名发表中篇小说《生死场》。刘鸿霖又以肖军的笔名发表作品。那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节节胜利。肖红与肖军的笔名就谐音指他们与他们的小说就是:小小的红军。所以当时左联领导人冯雪峰就称肖红、肖军是小小的红军。

    陈铁军(1904—1928)

    读过《刑场上的婚礼》的人,不会忘记就义前陈铁军宣布他与周文雍婚礼的那一段话:

    “为了掩护革命工作,以前我们是假称夫妻的,其实是再纯洁不过的同志关系。现在当我们把青春的生命献给党的时候,我向大家宣布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同志们,望你们勇敢地战斗!**一定会胜利,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陈铁军,是广东佛山人。原名陈燮军,她1926年参加中国**后,改名陈铁军,表示要作一名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她的妹妹原名陈燮元,受姐姐的影响,改名陈铁儿。陈铁儿于1932年在香港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年仅20岁。一对弱女子,有了革命的信念,就以名字表示自己是革命的钢铁战士。

    黄胜白(1889—1982)

    植物药物学家,原是南京植物园的一级研究员,原名黄鸣鹄,取一鸣惊人的含义。他92岁那年对来访者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叫黄胜白吗?在旧社会,我看够了黑暗、腐朽,看够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凶悍、骄奢,决心献身医学,使祖国富强起来,才改成黄胜白这个名字。

    黄胜白(1902—1983)

    江苏南通人。小学读书时,就酷爱体育,尤喜长跑。南通中学毕业后,立志投身体育事业,考入渐江体专。后曾任上海女子中学、道中女子中学体育教师。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举行首届国际马拉松长跑,黄胜白获第五名。翌年,第二届比赛,获第四名。民国十三年第三届比赛,荣获亚军。之后,在上海曾举行过三届万国运动会,有中、日、美、法、德、意、苏7国选手参赛。经过角逐,第一届、第二届黄分别获得万米长跑第四名、第二名。在第三届中获得冠军。在场华人扬眉吐气。事后,黄对学生们说:“我名黄胜白,即意谓黄种人可胜过白种人也!”

    马烽

    著名作家,《吕梁英雄传》、《我们村的年轻人》等的作者。原名马书铭。他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开始创作,所以笔名叫马烽。

    范旭东(1904—1928)

    **在五十年代,有一次谈到旧中国的工业,他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工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范旭东原名范源让,字明俊。1921年他到日本留学,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一日千里发展,更对比出清政府的腐朽和国家人民的贫穷,他立志工业救国。因此改名范锐,志旭东,人们习惯称为范旭东。

    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海边研制炸药。日本校长知道后嘲笑说等你学成,中国早亡了。”他受辱之后立志更坚。马上在自己一张照片后面挥笔书写誓言:“我愿从今以后,寡言立行。摄像作立誓之证……男儿男儿勿忘之。”

    1914年,他在天津办起盐业公司;1917年又办起碱厂;1922年建立黄海化学工业社,又办了铵厂。为了他的“发展实业,科学救国”的事业,他两次拒绝国民党政府部长职务的邀请。旧中国工业之旭光由范旭东点燃起来。

    海笑

    这是当代作家杨忠的富有诗意的笔名。但是,当初他的心并不是笑意的,反而是怒容难抑的。1982年,严文井率领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日本访问,迎宾会上,一位日本作家问道:海笑先生,你的名字真好,真美,使人听了哈哈大笑。请允许我冒昧地问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海笑回答:我原来叫杨忠,后来改名海啸,这是四十年前使用的名字。那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占领了我的家乡江苏省南通县。在抗日的烽火中我改名海啸,并奔向抗日救国的前方。因为日本是海岛之国,怕海啸。新中国成立后,我把海中地震或风暴造成海啸的啸字,改成“笑”字。

    孙越崎

    原名孙毓麟。青年时代,他对旧中国的落后和苦难,深有感怀,希望祖国强大,立志为此奋斗,而改名越崎:越过崎呕艰难,奔向康壮大道。他一次一次的越过崎呕困难,为国家前途而奋斗。

    他在天津大学读书时,因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又考入北京大学,又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采矿。回国后,使即将倒闭的焦作煤矿起死回生。

    抗曰战争时期,日军将向中原进攻,在占领焦作前,他用尽心力,把焦作煤矿全部人员和主要设备,迁移到重庆。

    早时著名的玉门油矿,就是他主持建成的。

    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威迫他要把许多重工业企业的主要人员和设备转移到台湾。而他巧妙的把资源委员会所属的一百多个重工业厂矿,给党和人民保全下来。并促进了三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拒绝赴台,而回到人民怀抱。

    何迟

    原姓赫。1938年,他考入抗大分校,从西安步行到延安,改名赫赤。姓名中有三个“赤”字,表示他对革命的向往之情。这与“蒋光赤”的名字含义相同。后来又改名为谐音的“何迟”,连同姓,意思是向往革命何迟之有?

    龙大道(1901—1931)

    贵州锦屏县人,侗族。原名康壮,字坦之。1923年,他在上海大学参加中国**。为纪念这个关键的选择,他把原名的“康壮”更明确化,表示他奔向了**大道。1924年,党派他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1931年在上海被捕杀害。

    于方舟(1900-1928)

    出身于河北省宁河县农民家庭。原名于兰渚。在天津上中学时,以笔名“芳洲”撰写了《蠹矢录》,揭露黑暗,批判现实。蠹:蛀虫。矢:箭。录:记录。文章就是一件一件揭露统治者祸国害民的事实而痛击。从此改名“方舟”。与原来的“芳洲”结合起来,取意是:驾着方舟寻找美好的芳洲。他还写了一首《方舟歌》:“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

    方舟是西方文化的词。基督教神话说:上帝因人类都行恶不善,便发洪水毁灭。特意留下有善行的诺亚一家,让他们制造方舟躲避洪水。又提示在舟内带一些动植物留种。洪水退落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寻找陆地。鸽子衔回一枝新拧的橄榄枝,诺亚在这块陆地繁殖保存的生物,于是人类再次繁衍。“方舟”在西方文化中,成为解救人类苦难的典故。

    “五四运动”时,天津学生运动的核心组织,一个是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个是于方舟领导的新生社。周恩来与于方舟因此一起被捕。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于方舟参加中国**。1928年在领导河北玉田、遵化等地农民运动中被捕牺牲。

    兰渚一芳洲一方舟,这三个名字的内在联系,说明取名要有学问。

    彭加木(1925—1980)

    1980年6月,彭加木率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织的综合考察团,再次考察罗布泊时,只身冒险找水而失踪殉难。在寻找他的那些日日夜夜,他的名字揪动全国人民的忧心,他牺牲后,怀念文章介绍了他这个名字的来历。

    他原名“家睦”,原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植物病毒学家。1956年,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自愿到新疆工作。他在给组织写的决心书中,正式改名“加木”。他说:“加木,合起来就是‘架’字,我要为上海和边疆之间架设桥梁。我要跳出小家庭到新疆去,为边疆添草加木。”

    蒋经国、蒋纬国

    两人各是蒋介石的长子、次子。1989年11月12日,蒋纬国在纪念孙中山诞辰的集会上首次披露,他们兄弟的名字是孙中山给起的。当时孙中山的主要辅佐是蒋介石、戴季陶、金崇盘。他们三人的四个儿子,孙中山分别给取名: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以后金定国也回忆说:“北伐之初,孙中山应戴季陶的请求,将他和蒋中正、戴季陶的儿子分别改名为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经’、‘纬’、‘安’、‘定’四个字,一来希望几位亲近部下精诚团结,二来期冀儿辈们能有经天纬地,安邦定国之策。”经,经线;纬,纬线。二者交织而成布匹,所以二者都引申为治理的意思。但是蒋介石后来违背孙中山的希望,使中国贫穷落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