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卖查梨”误释评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实情。

    《汉语大词典》:“卖查梨:原为一般走妓院卖糖食杂货的小贩的叫卖声,因其兜揽生意时常陪笑脸奉承。有时亦含轻薄、无规矩的意思。”例子就是(6)(10),完全错误。而此两例既没有奉承,也没有含轻薄、无规矩的意思。

    《百花亭》第四折《鸳鸯煞尾》:“也不枉费尽相思,早证果了卖查梨那风流少年子。”按,此例完全是字面实际意思,指情人曾以假作卖查梨来与自己会晤。顾书对(6)(7)(9)(10)说:“查梨是似梨而滋味较酸的一种果子。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邻叟壁》:‘秋果楂梨涩。’苏轼《丙子重九二首》:‘酸甜如楂梨。’均可为证。卖查梨的人,每隐瞒其酸涩,装出笑脸欺骟顾客,遂相沿成为陪笑卖查梨的诨语,比喻将坏做好,冒充欺骟之意。”

    但是,苏轼分明说“酸甜如楂梨”,却被解释者仅割取“酸”,而隐蔽“甜”。又,苏轼《浣溪纱》:“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世说.品藻》:“桓公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刘义庆注:“《庄子》曰:‘楂梨、橘、柚,其味相反,皆可于口也。’”《庄子.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祖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也。”今日的许多饮料都是特意配置为酸甜型的。菜肴的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等也是如此。查梨酸甜是人们熟知,小贩不须骗人,也骗不了人。对于所有商品,商家都是笑脸对待顾客的。商家欺骗顾客的情事多有,为什么作家偏偏要用并不存在的所谓“卖查梨”的情况来比喻不真实呢?种种事理都充分说明这种解释是非常错误的。

    《百花亭》第一折:“洛阳城里卖花人,查梨条卖也。妆得肩头一担春,查梨条卖也。假使王孙知稼穑,查梨条卖也。好花将卖于何人,查梨条卖也。”王季思注《西厢记》:“白花亭杂剧有王小二卖查梨条节目。小二出入妓院,两头来往之人。其叫卖之辞,语多夸大。元剧称语言不实为卖查梨,或即由此。”但上引剧中叫卖之辞,并没有“多夸大”的情况。解释不确。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幺篇》:“没查没利谎倭儸,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按,“利”是“梨”的别写。“没查没梨谎倭儸”的意思应当是:没要差离、没要说谎。是莺莺对红娘夸誉她“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做谦虚。陆书:“没查没利:没头没脑。”龙书、顾书、《汉语大词典》、王季思注《西厢记》,都说:“卖查梨”也作“没查没利”。顾书特说:“没查没利,是没查利的长读;而没查没利即卖查梨的音转。”又是拿“音转”来做回避理据的遁词。

    《贬夜郎》第三折《尾》:“没遭罹李翰林,忒昏沉杨贵妃。见如今凤帏中搂抱着肥儿睡,更那里别寻个杜子美。”此“没遭罹”是“没遮罗”之误,意思如同“没遮拦”,是说李白对杨贵妃与安禄山**斥责而无所顾及,不像杜甫对此丝毫不提。第一折《醉扶归》、《金盏儿》、《尾》;第三折《三煞》、《尾》、《斗鹌鹑》、《哨遍》等许多曲辞都有这个意思。可只举《金盏儿》例:“则管里开宴出红妆,咫尺想象赋高唐。瑞云重绕金鸡帐,麝烟浓喷洗儿汤。不争玉楼翡翠,便是锦屋闭鸳。如今宫墙围野鹿,却是金殿锁鸳鸯。”其中“野鹿”就是谐音影射按禄山。元刊本句即作“没遮罗李翰林”,充分可证误字。《汉语大词典》:“遮罗:遮拦保护。元马臻《飞霜歌》:‘不如牡丹根,密幄代遮罗。’”还有明清的例句,此不录。还可补元剧《连环记》第四折蔡邕云:“若到的银台门登了宝位,便当遮罗天下,这一座私宅也不要他。”是说庇护天下。对于元刊本句的“没遮罗”,徐沁君《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却据《元曲选》本校成“没遭罹”,则是对确字失之交臂,而据错误来改正确。

    龙书据此例说“卖查梨”也作“没遭罹”。这又大误。剧中李白并没有什么说谎的情事,更没有奉承谁。实际情况是例句文字有误,与“卖查梨”风马牛不相及。从这些例子来看,“查梨”都是“差离”谐音趣难说法。由于不探求理据而猜测词义,就被解释成说谎;卑谄;呆板,古板;酸辛、处境尴尬;冒充,欺骗;谄谀奉承;妆笑脸;轻薄;没头没脑,等等意思。因为有“脚步查

    梨”的语境而解释的“趔趄”为正确,却不能由此反馈那些错误的解释,而且丝毫没有根据的说“查梨”是“趄趔”的音转。并且疏忽校勘错字和通假别写字。

    王力先生1980年的《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中说:“什么叫做‘望文生义’,就是看到一句话,其中某个字用这个意思解释它,好像讲得通,以为就对了。其实这个意思并不是那个字所固有的意思,在其它的地方从来没有这么用过,只不过是在这个地方这样讲似乎讲得通。但是‘通’不等于‘对’,不等于‘正确’。你要说这样解释就通了,那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都能通的。……我们的老前辈最忌讳望文生义,常常批评望文生义。可是我们现在犯这种毛病的人非常多。”

    “你要说这样解释就通了,那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都能通的”,正是对同一词语解释分歧的原因所在。不探求正确的理据,仅凭猜测,就如“瞎子摸象”而各执一端,皆不中的。

    不探求正确的理据,就是不下工夫。如“音转”应是有条件有规律的,本应从大量例证探求条件和规律;探求不到,就知道不是音转而应再作研究。却以轻言“音转”而搪塞理由。又如对例(8),各家只引“我则索向前来陪笑卖查梨”;对例(9)各家只引“问的我陪着笑卖查梨”;对例(10)只引“你可便则管里你那里干支剌的陪笑卖查梨,不须道破他早知”。如果再细致而花工夫前后多看一下大语境,如本文所引而对比的文句,也可以发觉那样的解释是错误的。

    王力先生说的“你要说这样解释就通了,那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都能通的”,正是对同一词语解释分歧的原因所在。随文释义不等于词的义项,必须探求正确的理据。这是应得出的第一个教训。

    第二个教训是,词语与文化有多方面的联系,还必须由此寻找切合点。例如“踏狗屎”“割靴脚”中我国性文化、性隐语的内涵。

    第三个教训是,对前有的释义应当从词义理论做严格的审查,不能放过任何疑惑,而要力求解释得“文从字顺”。这里讨论的几个词语,朱书从1956年就作了对中有误解释,从来没有人纠误,多种著名辞书便基本照抄,就因为没有用词义理论作指导的高标准,于是就盲目轻信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