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辞书对“明火执仗”的误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把。如在夜间隐蔽的抢劫,就不能手执火把。隐蔽是怕被看清面貌衣着等而被以后缉拿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例虽在夜间,却“一个个都是涂了面的”。此强盗的主使及领路人,就是被盗家的儿子,当然要极为隐蔽,而不是手执火把。“明火”与《四世同堂》例相同,只是抢劫的意思。又例柯岩《我的爷爷》:“爷爷说:‘嗯,明火执仗,来势汹汹,这哪里是什么派性,这是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按,例句前未引的两句是:“王洪文在新疆,借派性煽动叛乱。”也可见并不是手执火把。

    《汉语大词典》:“明火持仗:同‘明火执仗’。”例句是《元典章.刑部第十一.从贼不得财者免刑》:“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仗抢劫梁贤十家。”因再无语境,无从知道是否手执火把,是在夜间还是白天。

    又,“明火执杖:同‘明火执仗’。”例句是《西游记》第四十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持杖,白日杀上我门,将我财帛尽情劫掳,把我父亲杀了。”这是凭空编造的话,没有事实可验证。但“白日”就绝对排斥了手执火把。又,夏衍《秋瑾传》序幕:“不巧平阳、瑞安又闹了教案,昨天南乡的愚民听信了谣言,明火执杖的去攻打教堂,结果反被教民枪毙了五个。”说“昨天”自然就是白天,也绝对排斥了手执火把。

    又,“明火执械:同‘明火执仗’。”例句是清毛祥麟《对山馀墨.石洞绣鞋记》:“即募死士百人,明火执械为前锋,千军后随。”但这却是大规模的军队夜间行军,开路的前部执火照明。不是抢劫。

    戴钦祥主编《成语辞海》(2002年5月):“明火执仗:举着火炬,手拿武器。形容公开做坏事;毫无忌惮。”有新例句是明无名氏《临潼斗宝》楔子:“我是首将来皮豹,善晓六韬三略,明火持仗打劫的人,随着展雄作强盗。”从简单的例句也无从知道是否手执火把,但是词义的解释却与前文引的共同的解释不同。即不说“抢劫”,而说“做坏事”。也有《水浒全传》上引例,很可能就是因为此例并不是“抢劫”,而是投奔草寇,所以说“做坏事”。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明火:点着火把(抢劫):抢劫。”“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但从《四世同堂》、《秋瑾传》、《我的爷爷》例,证明点着火把的一层是没有根据的。

    看来所有解释与例句的不妥都在于同“明火”不能严密吻合。因为“明火”并非必然就是点着火把。“火”可以指如火而亮,即犹如“光”。口语把闪电往往说成“火闪”。“萤火虫”名中其实就是荧光的意思,有的方言就叫荧光虫。如此,“明火”就可以是“明光”的意思,指白天。也如同书面语的:光天化日之下。在大白天执仗,即公然执仗抢劫。

    无独有偶,有的方言正以“明火”指称指公开抢劫,或指称土匪强盗。温端政《忻州方言词典》:“明火:公开抢劫:一篓子杏儿叫众人一下就明火了。”对“火”标同音代替号。也是不知道“火”犹如“光”。天津、烟台以“明火”指强盗。山西河津以“明火人”指强盗。山西临沂、新绛、襄汾、运城都以“明火贼”指强盗。这些都见于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这些词语中显然也是省说了“执仗”的一层。

    1924年出版的《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盗贼类.杆匪》:“明场:指明去劫掠也。”但“场”字不能表示“劫掠”。很可能也是从方言的“明火”词而隐蔽曲折的。即“场”是“场合”的省说,而省说了的“合”,正是“火”的谐音。

    可见,“明火”的词义只是“公开(抢劫)”。“明火执仗”一般指白天抢劫。但《盆儿鬼》例指在灯光下,《水浒全传》例指放火,《石洞绣鞋记》例指手执火把照明。先出的辞书不仔细斟酌原文,望文生义,后出的辞书辗转相抄,因袭错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