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庐山远公话》校注商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生于佛道。”

    263-5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生迟,智恨身生早。身智不相逢,曾经几度老。身智若相逢,即得成佛道。

    按,各句中“身”字都应校为“福”。“智生福已老”言福已快结束。

    263-7有此身智,此即名为二足。

    “身”仍是“福”之误。

    8第十无足者,虽即为人,是事不困,不辨东西,与畜生无异。

    校注:“不困”费解,当为“不会”、“不明”之类。

    按,但“困”无从有“会”或“明”之义,也不会成此误。实际“不”是“亦”形近之误,敦煌抄卷例证甚多,恕不赘。

    12佛法难思,非君所会,不辞与汝解说。

    校注:不辞:即便,纵然。

    按,“不辞”无从有所释之义。不辞,即不说,指不能。杜甫等唐诗、禅僧灯语、变文等多见。详见拙文《“不辞与汝道”与禅家不立文字》,载《文史》第44辑。

    14维那检校,莫遣喧嚣。听讲时光可昔(惜),汝不解,低头莫语,用意专听。上座讲筵,听众宣扬,普皆闻法,不事在(再)作一个问法之人。

    校注:在,应读作“再”,或为“作”之误字而衍。不事:不可。

    按,“再”之校无关句意。“不事”是“不用”义,而无“不可”义。全句有七个四字句,中间夹了一个六字句、一个三字句,当有误。上座**,听众又同时“宣扬”什么呢?校注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全句宜校成:“……听讲时光,若汝不解,低头莫语,用意专听。上座讲演,听众喧嚷,普即问法,不是作一个闻法之人。”主旨是:听众是来闻法的,而不应像你一样,以喧嚷问法来捣乱。这是写道安被远公问难不会解答,而强词夺理。作者此处刻画人物,文笔细致。“若”误为“昔”而当作“惜”,又加“可”以足意。

    264-17阇梨去就,也是一个志書僧。

    校注:那个生僻字或者“卢”或是“肤”的俗字。但“卢僧”、“肤僧”均费解。疑它是“僧”之误抄而未涂去者。

    按,“志道僧”是“有志于佛道的僧”,是赞语。而文意却另是远公“遥指道安,怒声责曰”。今议是揭露他是“一个亡道庸僧’。亡道,即不学无术。亡,欲音误为“忘’,而实际形误为“志那个怪字是“庸”字之误。

    264-18我乃是人,岂得不合闻法?

    按,“闻”是“问”之误。远公针对道安指责他不应问只应听而再作反问。

    265-2不见药王菩萨,皆标四时,五果桃李,皆从八节,因地而生。《药草喻》中,分明乃说大根大树,大枝大叶,各著根基,因地而所有。

    按,此段要说明各种药草、树木平等接受雨露,遍地皆生,以比喻一切人听法、学法的平等。所以两处“因地”是“应地”之误。又,“五果桃李”怎会同“药王菩萨”对言?“药王菩萨”又怎会“皆标四时”?当由“药旺普生”成误。

    265-5遂揽典尺,抛在一边。

    项楚文:“‘典尺’无注,不可解,‘典’字应是‘界’字形误。‘界尺’是用以镇压书纸的尺状物。……佛教说法传戒时亦有‘戒尺’,用以敲击发声,以警觉大众。”明说是“界”字之误,实际上又转换为“戒”字之误了。既要“抛在一边”,为什么又先要“揽”到近旁呢?此另议,似为“遂斥典揽”之误。斥,推开、排除义。典揽,经典之要义,此指讲经的讲稿、提纲之类。表现道安气急败坏,连讲稿都摔了。

    265-6汝岂不闻道:“斗不着底,死亦难当。”岂缘一鼠之愆,劳发千均之弩。

    校注:“斗不着底,死亦难当”当为俗谚,表示斗竞之无谓,永无休止之时。

    按,“死亦难当”与“永无休止”并不同义。今议“底”是“敌”字误。言与低水平的人相斗,即令战胜而杀了他,也不值得。敌,势均力敌。道安为自己不能取胜,巧作遁辞遮羞。

    265-7汝若见吾之鼓,不辞对答往来。鹪鹩共鹏鸟如(而)同飞,对汝虚抛气力。解事低头旲语,用心专所。

    按,“鼓”字碍意,是“教”字之误,“不辞”言我不会同你对答。后句当校为:“鹪鹩共鹏鸟如何飞对?汝虚抛气力。”“如”字合宜,“同”是“何”之误。

    265-11况今朝莫语,便须用意,莫谩粗疏。

    按,远公一定要和道安论辩,怎会叫他“莫语”?此二字是“英诘”即“应诘”之误:你现在应答我的诘问。这才与“便须用意”相顺承。

    265-12词理若乖,便为弟子,牢把绳头,莫教失手。

    校注:“绳”,原误录作“缠”。按,原卷先作“缠”,后涂改为“绳”。

    按,注避言“绳头”与句义何关。“缠”字本确。缠头本是对妓女歌舞之后的奖赠物,但也指对有战功者奖赠慰问,辞书失收此义。《旧唐书.郭子仪传》叙郭子仪斩叛将周智光父子,传首入朝,宰相等共出钱三十万宴贺,鱼朝恩“出锦二百匹,为子仪缠头之费”。又,《回纥传》叙回纥首领曾受仆固怀恩之诱而叛乱,怀恩死,回纥又向郭子仪投诚。子仪慰问,“遗以缠头彩三千”。则讲经若高明,或有赠缠头之举。即不如此,也可用此称誉其高明。句言:我的词理若乖误,甘心作你的弟子。你可要牢牢守住这缠头之誉,莫要失掉呀。

    10阇梨自称鹏鸟,直拟举翼摩天,叹他乃作鹪鹩,栖宿常居小草。

    按,“叹”为“欺”之误。

    20三者,喻涌泉之义,湛湛不灭不流。经文长在世间,流转无休无歇。

    按,“不流”是“不绝”之误,否则与前后文意两相矛盾。

    10今对与前疑速说。

    按,句意不畅。此前是四个四字句。此应校为:“今对如前,有疑速说。”

    266-19众生无名有烦恼,与佛性如何?

    校注:“有”似衍。

    按,“有”字必衍,依《校注》体例,宜迳删。“无名烦恼”、“无名业火”等是固定词语。

    267-7凡人渡水,第一须解怕(拍)浮,不解,徒劳入水。

    按,渡水即过河,不一定要游泳而过,更多的是用舟船。荀子《劝学》:“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须解怕浮”应由“须借舟浮”成误。后处应是“不借徒劳入水”,正言不必要靠游泳。这是要比喻用佛法度众生,所谓般若舟。《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金炉怕怕起香烟。”(10254)《校注》校“怕怕”为“拍拍”,义为满满。如此,句笨拙,当校为“冉冉”。“怕”误为“舟”或“冉”,相类似。

    267-9勿令怀忧虑。

    按,让道安勿忧,不是叫他别让他人忧。前为三个四字句,此处当同。“令”因“勿”而衍。

    267-14雨泪悲啼忏悔,伏愿上人慈悲。

    校注:“忏悔”二字原在下句“慈悲”之后,义不可通,当为抄手所颠倒,兹径勾乙。

    按,所谓义不可通,指句言道安忏悔,原文成为上人即远公忏悔。此误。“伏愿上人慈悲忏悔”即希望上人慈悲我即道安的忏悔,“忏悔”是“慈悲”的宾语,而不是“上人”的谓语。又如“我憎恨**”,并非言我**。所校误。

    18但弟子虽宰相,触事无堪,济举三賂(愿),朝定浆(廷奖)用。凡夫肉眼,岂辨圣贤。

    校注:那个怪字费解,原录校作“三愿”,恐未确。

    按,此句内应校为:“……触事无勘,已齐六冬,朝昏将用。”宰相不是说对某事不能做,是说买家奴时未察明他实是高僧远公,即“岂辨圣贤”意。“堪”为“勘”之误。原文“济”是“齐”之误。“举”是“与”之误,而用为“已”。那个怪字当按右旁“冬”定校。左旁的“页”,当由紧连的“朝”字而衍误。“三”为“六”之误。校议文句之后,宰相言:“六载为奴,驱使常在宅内。”后文远公又自叙:“贫道作为保人,尚自六载为奴不了。”把“六”误为“三”,敦煌文卷有证例。《汉将王陵变》:“大陈七十二陈,小陈三十三陈。”(66.1)“三十三”当为“三十六”,“大”与“小”互误。《敦煌歌辞总编》第972页,《十谒辞.序》:“再庄严普满塔六层囊网。”而第五首却说:“势耸三层百里见。”必是“六”字为误。“朝定浆用”为“朝昏将用”之误,即“驱使常在宅内”。而“朝廷奖用”之校,只能是宰相说朝延奖用自己,与他要言的“如是罪愆,如何忏悔”,完全两歧,必误。

    3弟子自负他人债,即合自已偿填。劳使上人之身,弟子若愚(遇)此生死后,必沉地狱。

    按,其中当校作“弟子何愚”,其后并宜断逗。说自己死后如何,没有“如果遇到死了”这种说法的。原“愚”字不误,而是“若”由“何”字成误。因“若何”为词。

    268-7重声钟罄,再举经题。

    按,“声”为“击”之误。《张议潮变文》:“于是中军举画角,连击铮铮。”(181-6)画角只吹而不击。“击”又是“声”之误。两可互证。

    268-9是时相公再在莲宫之会,重开香积之筵。

    按,莲宫会与香积筵是**会的换词复说,不是“在莲宫会”中另有香积筵。“在”是“作”之误。《李陵变文》:“今朝死作胡天雁。”原卷中“作”即误为“在”。

    272-7惠远闻语,喜不自胜。既蒙师处分,而已丁宁,岂敢有违?

    按,“而已丁宁”:而已经丁宁。这不违事理,却句笨。似为“面以丁宁”之误,则强调当面教导,义较长。《李陵变文》:“人执一根车辐棒,打着从头面掩沙。”(1394)当是“从头而掩杀”之误。箭尽弓折,只得拆下车木,重新掩杀战斗。但《校注》言,“掩”通“晻”,“面晻沙”是“嘴啃泥”之意。殊为偏涩。站着、走着战斗,怎么成为爬下嘴啃泥?文不叙执车辐棒作战斗,却言打着棒啃泥,要说明什么问题?关键便在于未悟“面”是“而”之误。

    从《庐山远公话》补校来看,《敦煌变文校注》中粗疏失误之处依然不少,有的还是比较重要的,仍需敦煌学界集思广益,使这一批富有各种研究价值的文献最大程度地恢复文字及内容原貌。

    (原载《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